中国服装业经历了多次起伏,但申洲这个“超级工厂”凭借其稳定的品质,始终在产业链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年产能超过5亿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中国经济报导:在上半年,服装制造商申洲的财报一经公布,便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报告显示,其销售额达到了约129.76亿元,同比增长了约12.2%,而毛利更是同比上升了惊人的45.0%。
这一成绩单,在服装市场极度饱和、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耀眼。申洲并非品牌持有者,也不涉足零售业务,而是专注于“代工”这一领域,将“代工”做到了极致。
其多年来的净利率稳定在20%,这一数字不仅远超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甲方”品牌,甚至与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相媲美。
申洲的企业董事长马建荣的微信签名“定力足够”引人深思。他经常提及,创业初期的一份“问题清单”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优衣库在与申洲签订长期供应合同前,曾派技术团队入驻进行审核。第一天,技术团队就列出了整整100条意见,不仅涉及纺织工艺、设备,还包括员工宿舍等软环境。
“本以为拼下订单就是胜利,拿起放大镜看才知道,距离顶尖的企业还差多远。”马建荣回忆道。自此,申洲将至少一半的利润投入到设备改造和工艺改良上。30多年来,这家企业深耕服装制造领域,从一块布到一件衣,每个细节都力求做到完美。他们打通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面料接单到成衣交付,最快仅需10天。
中国服装业经历了多次起伏,但申洲这个“超级工厂”凭借其稳定的品质,始终在产业链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年产能超过5亿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在红海中拼杀,企业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内核;在经济周期中穿越,则需要长跑的耐力。需求不足、结构转型、动力重塑……在当前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尤为深刻。
“关键要保持定力、练好内功”,在接受采访时,不少企业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表达了这一观点,这也成为了企业在逆境中御风前行的方法论。
这是对现实的理性选择——从量的“比拼”转向质的“较量”,价值链的攀升离不开长期的积累与深耕。申洲的成功,正是这一战略的生动体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申洲以其专注、专业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也为中国服装制造业树立了榜样。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