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海关总署等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旨在支持新业态的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量增质优”的答卷。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体现在进出口总额的显著增长上,更体现在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业态的创新上。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2.3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这是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0万亿元大关。
这一数据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我国外贸企业不断优化的产品结构和积极创新的业态模式。
在山东青岛的一家轨道交通装备生产车间,总台央视记者李琳身后的生产线正在忙碌地运转,几辆进入总装阶段的电动车组即将出口到印度尼西亚。
这些车辆针对当地雨水多的气候特点,在车体和底部都增加了防水性能,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是他们首次进入印度尼西亚城际轨道产品的市场。
为了适应海外市场的需求,他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因地制宜地设计产品,对标国际化的标准,并在出口车辆的同时,提供全寿命周期的服务。
这种策略使得他们在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获得了订单。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包括轨道交通装备在内的高端装备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值同比增长了43.4%。
青岛大港海关党委委员王振北表示,山东省高端装备出口同比增长32.5%,其中轨道列车出口增长显著,船舶出口同比增长了135.2%,飞机和其他航空器出口更是大幅增长了30多倍。
这些增长数据反映了我国外向型经济在不断升级,高端制造业正在加快走进国际市场。
与此同时,新业态新模式也为货物贸易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浙江金华的一家外贸企业,一批电钻即将发往跨境电商海外仓。
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在巴西、巴拿马、墨西哥等地都设立了海外仓,买家在跨境电商平台上购物,当地立刻就能发货,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提升了购物体验。
今年6月,海关总署等多部门发布了《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旨在支持新业态的发展。
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出口额达到了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杭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王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在杭州海关注册备案的从事跨境电商海外仓的企业数累计达到了545家,其中今年新增120家,累计增速年均超过20%。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跨境电商和海外仓模式在推动我国外贸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的“量增质优”答卷,得益于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业态的创新以及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