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既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打好特色牌,完全可以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从而让乡土特色产业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中国经济报导:土特产,这个承载着乡土记忆和乡愁的词汇,正逐渐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

它不仅是一种地域性的产品,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为了让土特产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既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想象一下,回到家乡,与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寻找那“小时候的味道”。

在乡间小路上,我们可能会偶遇一片金黄的稻田,稻香四溢;或是看到一片成熟的果园,果实累累。

走亲访友时,带上几份土特产作为伴手礼,那份心意和家的温暖不言而喻。假期返程之际,父母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这份厚重的情感让人倍感温馨。

每一份土特产,都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同时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以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为例,这里平均海拔2200米,全年日照数达1800小时以上,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当地种植的苹果着色深、含糖量高、口感好。

在大力推广下,威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成为带动16.8万人实现增收的甜蜜事业。

这充分说明,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土特产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独特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禀赋,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

从东北平原的稻米,到黄土高原的苹果,从岭南丘陵的荔枝,到黄河流域的核桃,从江南水乡的丝绸,到天府之国的茶叶,每一个特产都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做好土特产文章,关键在于突出“特色”。从宁夏中宁枸杞,到辽宁丹东草莓,从河北迁西板栗,到江苏盱眙小龙虾,每一个特产都是当地独具一格的象征。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特色化”,就能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近期,黑龙江与广西的文旅互动,让黑龙江蔓越莓“出圈”,也让更多“隐藏款”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四川鱼子酱、贵州抹茶、安徽鹅肝……这些特产,令许多当地网友感慨,特产“藏得太深”,自己作为本地人也鲜有所闻。

这既说明了各地物产丰富,也提示我们,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擦亮农产品品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

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不仅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还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各具特点的村落建筑、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等,都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土壤。

打好特色牌,完全可以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从而让乡土特色产业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土特产将成为乡村振兴的璀璨明珠,照亮农民的幸福生活,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进程。

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