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不仅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实现了出苗率的高出苗壮,使用后的地膜拉力仍然较强,便于回收。
中国经济报导:在农业现代化的浪潮中,农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卷。
山西,这座拥有丰富农业资源的省份,如何在这幅画卷中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呢?
2023年和2024年,山西分别在36个县和45个县开展了中央财政项目地膜科学使用试点工作。
这一举措,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
阳高县,这个地处高寒冷凉区域的县份,地膜在这里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膜的增温保湿功能,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得以在严寒的冬季也能顺利进行。
据统计,阳高县平均每年使用农膜2500吨,其中地膜1500吨、棚膜1000吨。2024年,全县在玉米、蔬菜、杂粮等覆膜作物上推广应用了加厚高强度地膜,共计8万亩。
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不仅有效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实现了出苗率的高出苗壮,使用后的地膜拉力仍然较强,便于回收。
这一改进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操作,还在促进产量增加的同时,减少了地膜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废旧地膜的回收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阳高县实施了“生产者责任延伸模式”,即卖地膜的企业需要参与地膜回收工作。
这种模式的实施,推动了地膜回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壶关旱地西红柿种植为例,这一种植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170余个村,年均种植面积达到5万余亩,亩均产量高达7500公斤,总产量达到了37.5万吨。
亩均收入1.5万元,总产值高达7.5亿元,这一产业不仅带动了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5000元,更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是这样的努力,使得废旧地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成为山西省践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之一。
它不仅是山西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推手,更是山西省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通过这些举措,山西正逐步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