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展现代内陆设施水产养殖,我们旨在促进内陆水产养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传来喜讯,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渔业生产方面,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与捕捞比例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十三五”初期的75∶25,提高至如今的82∶18,这意味着养殖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近60%的份额。
具体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水产品总产量达4945.95万吨,同比增长了4.49%。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产量提升。
其中,海洋捕捞产量为641.17万吨,同比增长了1.62%;海水养殖产量为1815.11万吨,同比增长了5.67%。
淡水捕捞产量为67.31万吨,同比增长了0.76%;而淡水养殖产量达到了2422.36万吨,同比增长了4.5%。
近年来,我国设施渔业养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了7116万吨,这一高产量得益于我国水产品生产始终坚持“以养为主”的策略,以及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养殖、陆基循环水养殖和鱼菜共生等新型设施渔业的快速发展。
在海洋领域,我国已经建设了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这些牧场的深远海养殖水体达到了5660万立方米,产量达到了47万吨。
这不仅提高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海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内陆,池塘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冷水养殖、稻田养殖、盐碱水养殖等多种新型养殖模式也蓬勃发展。
这些养殖模式不仅丰富了我国渔业生产的多样性,也为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水产养殖的产量及其在渔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将继续增长,渔业生产的增量将主要来自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渔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展现代内陆设施水产养殖,我们旨在促进内陆水产养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健康、安全的发展目标。
这不仅将为保障水产品的稳定安全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也将为我国渔业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活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扶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渔业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