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大桥的通车,不仅是对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肯定,更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许。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黄茅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重要的跨海通道,以其雄伟的身姿和卓越的设计,成为了连接东西两岸的新纽带。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
它东接鹤港高速,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通道中设有两座主桥,分别是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
而黄茅海大桥更是以其独特的三塔斜拉桥设计,成为了世界上跨径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桥,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上的突破,更是中国桥梁建设实力的展示。
自2020年6月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启动建设以来,中国中铁便以“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面对海洋环境腐蚀性强、船舶撞击风险高、台风直击桥位等重重不利因素,他们始终坚定信念,迎难而上。
在科技创新方面,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创“小蛮腰”造型混凝土索塔和TY型引桥墩身,创新提出三塔斜拉桥静动力综合减振耗能体系,
首次提出“风嘴+水平隔涡板+下中央稳定板”综合气动控制措施,这些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为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施工过程中,中国铁建建设团队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灵活性机动性更好、驱动力更强的新型架桥机,安全顺利解决了120米超小半径、大跨度40米箱梁的架设难题,为国内同类型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此外,他们还以BIM技术为纽带,将数字模型与3D图形处理、GIS地理信息、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等技术进行融合,实现了技术交底的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个智慧工地。建设团队积极打造智慧梁场,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工厂化、流水线作业;采用智能控制系统、高温蒸汽养生,显著提升了项目建设的质效。
据了解,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连接了广东的珠海和江门两地,被誉为“港珠澳大桥西延线”。
通车后,从珠海到江门的车程将从目前的1个多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极大地便利了两地居民的出行。
同时,这也将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实现大湾区经济发展向粤西和沿海地区的辐射,为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进程。
黄茅海大桥的通车,不仅是对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肯定,更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许。
这座跨越海浪的桥梁,将成为连接两岸人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桥梁,见证着中国桥梁建设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