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1.8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6%,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最新数据,显示了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的最新态势。在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了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9%。
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劲势头和活力。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等出口领域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显示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在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9.1%。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机制造等生活服务行业的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了56.4%和30.7%。新能源产业也呈现出快速成长的态势,这无疑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
创新成果加速涌现,点燃强大增长引擎
11月30日,海南商业发射场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首飞成功。
这不仅填补了我国商业航天发射场的空白,而且新型火箭使用新燃料、新发动机,实现了我国在运载火箭领域的多个“首次应用”。
这一创新成果的涌现,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制造业领域,我国自主研发的F级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在四川德阳一次性点火成功,国产重型燃气轮机实现小型化新突破;C919大型客机累计交付11架飞机,国航、东航、南航均已将其投入商业运营;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累计交付150架,安全载客超过1700万人次;国产第一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商业运营,第二艘“爱达·花城号”正式命名;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结果。
升级转型正当其时,产业向“新”向“绿”而行
在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公布的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中,中国工厂数量达到74家,占比43%,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蒙牛乳业宁夏工厂、三一重能韶山工厂、浙江台州三门核电、郑州煤矿机械工厂、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工厂等,均为各自领域内的世界级标杆。
这些“灯塔工厂”通过科技赋能、绿色改造和创新驱动,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华丽转型。
随着新动能新优势的加快培育,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持续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增速比全部投资高6.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
向创新要出路,新赛道里有新机遇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领域、新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大放异彩。例如,在公路、草地轻松起降的“空中小皮卡”无人运输机、可随时“变身”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等,都让观众体验到了“未来已来”的感觉。
我国支撑新技术新业态的“底座”愈加坚实。累计建成5G基站414.1万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万个,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3亿人。
打造开放创新生态,全球共享发展成果
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和在上海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吸引了众多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跨国企业参展。
这些活动见证了我国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发展中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程。
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高效的产业协作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等优势,吸引了外资在中国投资高技术制造业。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801.8亿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1.6%,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开放的中国拥抱世界。我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今年9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正式发布,其中,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标志着高水平对外开放又有新进展。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