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安徽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彰显长期向好强劲韧性

更智慧的工厂,更清洁的生产,一场“绿色智造”的革命正在重塑安徽工业的底色,推动“安徽制造”提质增效,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中国经济报导:2024年,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重重困难挑战,安徽省工业经济展现出了顶压向前的强劲韧性,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彰显了其长期向好的发展潜力。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衡量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关键指标。从年初的7.6%到上半年的8.5%,再到前三季度的8.8%,安徽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加速度”。

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这一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四位;在长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均排名第一。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安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占比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未来产业正在蓄势成长。

经过多年的努力,安徽的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的农业大省、能源原材料基地,跃升为新兴工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并正向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稳步迈进。

重点产业的发展对安徽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业和汽车制造业是今年安徽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两大支柱产业。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这两个行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月度贡献率一直保持在四成以上,今年10月份更是达到了60.9%。

电子信息业涵盖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PC制造等多个具有安徽优势的产业。今年,安徽抓住市场机遇,加快了建芯固屏、聚光强机的步伐,相关产业呈现出亮眼的增长曲线。

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和新型显示产业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安徽作为国家“十四五”集成电路重点发展地区之一,产业链条完整,集聚了500多家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合肥为核心、沿江各市协同发展的“一核一带”产业发展格局。

1月至10月,全省生产的芯片接近80亿块,同比增幅超过50%。显示器件行业呈现出量增价稳的态势,盈利水平大幅改善,前10个月利润增速超过100%。

汽车制造业是另一个链条长、覆盖面广、拉动能力强的大产业。今年,安徽汽车产业在规模扩张和高端化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合肥和芜湖作为“双核”,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在10月份就已经超过100万辆,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130万辆。芜湖今年前10个月出口整车60.4万辆,出口金额57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3%和23.8%。中国出口的汽车中,近四分之一为“安徽造”。

在电子信息业和汽车制造业之外,安徽省多数工业行业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0月份的数据显示,全省规上工业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超过七成,达到75.6%。重点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为安徽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产业发展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工业经济活力强不强、发展是否健康的最直接体现。大企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据龙头和链主地位,是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的引领性力量。

2024年,安徽的电子信息业、汽车制造业等主导产业表现突出,与大企业的引领作用密不可分。

以汽车产业为例,奇瑞集团今年入围了《财富》世界500强,保持了全行业唯一的新能源、燃油车、海外出口、国内市场“四赛道”全面增长。

奇瑞集团11月的销量快报显示,当月销售汽车超过28万辆,同比增长32.2%,创造了单月销量纪录。前11个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已超过230万辆,同比增长38.4%。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10个月即超百万辆,比亚迪功不可没。合肥比亚迪前三季度产量达到62.9万辆,增长83.4%,今年产值将超过千亿元。

大企业的大手笔、大项目,为工业稳增长增添了信心和后劲。中国大陆第一家OLED产品供应商、全球AMOLED智能穿戴面板出货量排名第一的维信诺,与合肥市投资平台共同出资,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开工建设全球首条搭载无金属掩膜版技术的第8.6代AMOLED生产线,总投资550亿元,是全球最先进的高世代AMOLED生产线之一。

中小企业是工业经济的潜力之基、活力之源。安徽省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和提质扩面行动,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今年7月,“专精特新”专板在省区域性股权市场开板,提升了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能力。

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安徽省有100多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已成为安徽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盈利压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由一季度29.8%、上半年21.1%回落至前三季度的2.2%。

随着9月下旬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持续落地,信心和预期明显改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态势在近期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

安徽省统计局11月底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69.2亿元,同比增长2.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随着市场需求的与企业预期好转,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望持续改善,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在“绿色智造”方面,安徽省正在积极推动工业生产的提质增效。走进安徽叉车集团所属的宇锋智能仓储物流研发应用中心,可以看到几十辆无人驾驶的智能叉车在货架间来回穿梭,精准而迅速地搬运货物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作为工业车辆行业的领军企业,安徽叉车集团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布局智能物流板块。该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我们持续推进AGV智能物流和5G工业网络创新应用,打造了合力飞科思工业互联网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为基础支撑的数字化,正在深刻重塑工业生产方式。

2024年,安徽省出台了《加快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部署了实施数字产业能级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治理能力突破、数字生态活力释放、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六大攻坚行动,着力提升数字产业发展能级,赋能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截至今年三季度,全省超过九成的规上企业启动了数字化转型,其中近六成实现了数字化改造。

安徽省累计打造了全球“灯塔工厂”6个,居全国第四位;培育了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个,居全国第二位;培育了国家级5G工厂26个,居全国第四位;建设了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平台22个,均居全国第五位。

在“智改数转”的同时,安徽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今年新增了国家级能效“领跑者”企业4家,居全国第六位,新认定了安徽省绿色工厂150家;创建了省级节水型企业44家、省级节水型园区14个。

企业持续演进的深度数字化转型,既是数实融合大势下苦练内功、提升品质控制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的强健肌体之举,也是降本增效、锻造核心竞争力和比较竞争优势“底座”的深层变革。

更智慧的工厂,更清洁的生产,一场“绿色智造”的革命正在重塑安徽工业的底色,推动“安徽制造”提质增效,构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More from 热点More posts in 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