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养老金融让“银发一族”老有所养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扶持下,我国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民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已达到40.4万个,覆盖了城乡各地。

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的占比更是提升至62.2%,这一比例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质量的显著提高。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工具余额达到了21亿元,累计支持金融机构发放优惠贷款30亿元,较上季度增长了13%。

这一增长数据充分体现了政策对普惠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的有力支持,共惠及普惠养老服务机构87家、老年产品制造企业4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资金不足、融资难度较大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银行信贷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为此,日前发布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9年,我国养老服务网络将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将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将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将不断优化。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在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方面,《意见》明确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渠道,将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信贷融资需求。

同时,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对养老服务小微企业贷款担保支持力度,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为了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金融机构正持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例如,建设银行推出了多个专项贷款产品,以更好地满足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等不同场景的资金需求;中国银行出台了养老服务行业业务指引,提升了信贷服务养老产业的专业性;中信银行则创新信贷、股权、REITs等业务模式,加大对养老产业资金支持,助力养老产业迭代升级。

此外,金融机构还积极探索与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合作,通过产业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方式,为养老产业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More from 热点More posts in 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