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京津冀去年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超1.8万亿元

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了京津冀产业协同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新闻发布会。

这场发布会不仅是对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的一次全面梳理,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和规划。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京津冀三地的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了1.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3%,这个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

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展示了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强劲动力。

在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情况。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相关部门编制发布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和《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旨在加快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

同时,还印发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以“六链五群”为重点,引导京津冀地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具体来看,围绕生物医药、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等6条产业链,工信部与三地政府联合绘制了产业链图谱,开展了跨区域强链、补链、延链的工作,并支持举办了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

此外,推动三地共同培育建设了7个国家高新区和2个国家自创区,成立了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载体。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培育了7个国家级集群和30多个省(市)级集群,围绕这些集群,不断健全产业协同的工作机制,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在资源共享方面,京津冀三地搭建了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了创新资源的集中呈现和开放共享。

实施了“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遴选了109个早期项目和200余家创投机构,路演项目融资超过50亿元,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京津冀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持续提升京津冀地区的千兆光网覆盖广度和深度,固定宽带接入端口总数超过9300万个,5G基站超过38万个,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联合京津冀三地政府,整体谋划“十五五”期间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

More from 热点More posts in 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