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近日举办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就2024年我国信息通信业的成就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下是扩写后的内容,以丰富和拓展文本信息:
在国务院新闻办1月21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信息通信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谢存透露,2024年全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超过1.7万亿元,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了10%,这一成绩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一增长背后,是我国信息通信业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升级的结果。
谢存进一步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5G基站数量达到425万个,千兆用户数量突破2亿,实现了“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的目标。
这一成就不仅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30年来我国首次批准新设6个国际出入口局,互联网骨干直连点总量达到29个,这不仅提高了我国国际互联网的连通性,也为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移动物联网方面,我国加快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终端用户数量超过26亿户,“物超人”现象持续扩大。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超过880万,算力规模较2023年底增长了16.5%,这一增速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抢眼。
谢存强调,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达到42%,轻量化5G的核心网、定制化基站实现商用,标志着我国5G技术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在固定网络方面,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400GB长距离传输、光纤到房间等新技术规模部署,为我国固定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卫星通信领域,我国“手机直连卫星”商用服务加速落地,行业企业实力持续壮大。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入全球前10强,9家平台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市值前30强,充分展现了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应用赋能方面,5G、千兆光网、算力创新应用在工业、医疗、能源等领域实现规模推广,优秀案例数分别达到13.8万、3.7万、1.3万个。
全国建设5G工厂400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4.1%,推动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
5G移动电话用户数突破10亿户,人口普及率超过71%,每月户均移动流量达到19个GB,智能产品应用蓬勃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消费市场,数字消费规模超6万亿元。
谢存指出,为进一步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抓好“建、用、研”,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实现三个“升级”:
一是网络演进升级,完善“双千兆”网络升级政策,试点部署万兆光网,有序推进算力中心建设布局优化,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设施。
二是融合应用升级,打造5G应用“扬帆”和“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三是创新能力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提升我国信息通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