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贵州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在贵州省政府召开,标志着贵州省水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会议明确了2025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强调要全面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名录内1059条河流的健康评价,并建立河湖健康档案,同时组织开展第三轮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评选活动。
贵州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之一,承担着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
近年来,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出新绩。在河湖保护方面,2024年,贵州省深入开展“保护母亲河 河长大巡河”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河湖长制、河湖警长制等机制,实现了河湖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
在水资源统一调度方面,贵州省加强了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确保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同时,积极落实跨省河湖联动机制协议,与其他省份共同保护跨区域河湖的生态环境,形成保护合力。
在河湖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方面,贵州省持续完善,使得河湖管护基础更加牢固,幸福河湖成效更加凸显。
展望2025年,贵州省将继续抓好河湖河流健康评价、美丽幸福河湖评选等工作,并在以下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
制定符合贵州山区河流特色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工作方案,充分挖掘贵州山区河流的生态价值,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多行业联席审查机制,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及时研究解决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关键问题,如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宜居的生活。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河湖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湖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