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宣布,今年将采取更加实际的措施,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以下是陕西省在粮食生产方面的具体规划和举措:
陕西省计划在26个县实现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单产提升工作。同时,再建设6个“吨粮镇”和15个“吨粮村”,以带动整个地区粮食平均单产突破300公斤。
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效提升陕西省的粮食自给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将粮油面积细化到作物和田块,分层级落实到具体田块;挖掘复种潜力,在关中、渭北水旱交界区推广一年两料、两年三料种植模式。
加快推广高产技术,强化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力机型的“三主融合”;推广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度、大豆全苗增粒、油菜增密降损等集成技术。
挖掘旱地潜能,以陕北、渭北为重点区域,加快旱作节水农业规划;在杨凌和6个市级农科院打造旱作节水农业“四位一体”示范园。
每年确定试点县,集中投入、连片建设,推广耐旱品种和节水设施;对蒲城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加强技术指导和过程管理,探索适宜治理模式。
推广高产优质种子,支持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加快国家级制种大县和省级良繁基地建设。
分层级开展高产品种竞赛,筛选当家品种,发布良种目录;编制主推品种技术路线一张图,培育推广“五良”协同新典型。
推广高性能农机,抢抓农机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利用国家“两新”政策,加快设备升级和推广应用。
实施农机化“十百千”工程,建设研产推用一体化基地、区域服务中心,培育选拔“金牌”农机手。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陕西省旨在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