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Posts published in “热点”

信丰县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60多万亩,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以来,信丰县紧紧围绕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一核心目标,以管水为基础,以节水为重点,以护水为举措,全力推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在这一过程中,信丰县实现了从传统的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从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的转变,为全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全面落实生态领域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信丰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首先,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抓手,深化用水权改革,初步打造了节水高效、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生态灌区。这一改革实现了从“按亩收费”到“按方收费”的转变,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还促进了用水管理的公开、公正、透明。 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过程中,信丰县加大了渠系工程建设的力度,对现有的灌溉渠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级,提高了灌溉效率。同时,积极推广节水技术,通过引进和研发节水灌溉设备,加强农业节水示范工程建设,做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为全县的节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此外,信丰县还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共同建设、管理和提供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效率,也为社会资本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在技术推广方面,信丰县大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农业用水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方法。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还显著提升了农业产出,实现了节水增效的双赢目标。 据统计,信丰县通过这些措施,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60多万亩,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为全县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信丰县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未来,信丰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度天津市十佳消费新场景名单已于近日正式公布

中国经济报导:从天津市文化旅游局传来喜讯,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评审,2024年度天津市十佳消费新场景名单已于近日正式公布。这一评选活动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度“百佳消费新场景”活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进行,经过申报推荐、场景初筛、专家评审、实地调研等多个环节,最终从众多候选场景中脱颖而出,评选出了本年度的十大亮点消费新场景。 此次评选活动旨在推动消费升级,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消费品质,涵盖了餐饮、文旅体育、购物、大宗商品消费等六大类别,充分体现了天津市在消费场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在餐饮类别中,评选出的新场景不仅包括了独具特色的传统美食街区,还有融合现代科技与美食体验的创新型餐厅,这些场景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美食选择,还让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能够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科技魅力。 在文旅体育类别中,评选出的新场景涵盖了历史文化遗址的活化利用、主题公园的创新发展以及户外运动设施的完善升级。这些场景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选择,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购物类别的新场景则包括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以及特色街区和小型精品店,这些场景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时尚、品质生活的追求,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大宗商品消费类别的新场景则聚焦于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领域,这些场景的推出,不仅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环保的生活方式。 此次评选出的十佳消费新场景,不仅代表了天津市在消费场景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也展示了天津市在推动消费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决心和成效。这些新场景的涌现,将为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消费体验。未来,天津市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多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消费新场景,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在天津举行的新加坡—天津经济贸易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传来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消息。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在此次会议上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包括8个项目的成功签约和3个中新合作项目的隆重揭牌。这些合作成果的落地,无疑为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升级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会议期间,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4—2035年)》。该方案明确指出,生态城要充分发挥中新合作平台的优势,深化中新两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生态城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高附加值细分产业为重点,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特征的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在新加坡—天津经济贸易理事会第十次会议上,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生态城科研创新中心(以下简称“新科大生态城科创中心”)、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生态城·协创中心”)、中新智造园三个项目同时揭牌,这标志着生态城在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升级版实施方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科大生态城科创中心作为首个新加坡高校在天津设立的科研创新中心,将依托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推动生态城产教城融合发展。该中心将促进中新双方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创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为生态城提供科技和教育双重支撑,助力生态城低碳产业的集聚和壮大。 生态城·协创中心则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生态城打造的海上“一带一路”水资源国际科技创新平台。该中心致力于解决海水淡化关键材料反渗透膜、低碳节能工艺、浓海水超低浓度战略资源提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中新两国在水资源领域的技术合作、人才培养、成果推广与交流,为中新两国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搭建桥梁。 中新智造园位于生态城东北部片区,总规划用地6.14万平方米。园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服务等领域,旨在打造一个全生态链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在此次会议上,中新智造园迎来了首批入驻企业,包括沄翮新材料(天津)有限公司、长春华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和天津泽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这三家企业分别签署了租赁框架协议。这三个优质项目的集中落户,为中新智造园的高质量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这些合作成果的取得,不仅展示了中新两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紧密合作,也为天津生态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绿色发展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新天津生态城将成为一个绿色、智能、宜居的现代新城,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俯瞰全南县金龙镇木金河段,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中国经济报导: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俯瞰全南县金龙镇木金河段,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河面宽阔,水流清澈,两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面。然而,在不久的过去,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当初,这一片杂乱无章,废弃水塘一个连着一个,周边泥土裸露,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流淌,环境十分恶劣。”木金村村民曹辉煌来到河畔散步,对治理前的景象仍记忆犹新,不禁感叹时光的变迁。 木金河段生态美景的重现,得益于全南县深入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近年来,全南县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纳入本级水土保持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狠抓河流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构建河岸稳定、水量充足、水流自然、水质良好、生物多样的河流水系。 全南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改善生态水系环境,保护水体水质,让水资源造福群众,也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河湖生态保障和支撑。”这句话道出了全南县在生态建设上的决心和信心。 小流域治理不仅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全南县多部门协同推进木金河段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87.95%,林草覆盖率达8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全南县在生态建设上的成果。如今,木金河段已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全南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全南县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绿水青山成为全南县的亮丽名片。

前八个月,天津口岸的进出口食品总值达1144.13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报导:在2024年的前八个月里,天津口岸的进出口食品总值达1144.1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中,进口食品的总额为928.97亿元,而出口食品的总额为215.16亿元。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天津口岸在食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10月11日,天津海关在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新闻发布会上,由天津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蔺婧向公众介绍了这一情况。发布会现场,蔺婧副关长详细阐述了天津海关在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的努力和成果。 蔺婧副关长表示,天津海关始终秉持“人民海关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坚守食品安全底线,防范风险,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促进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守护国门方面,天津海关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源头防控、过程管控和智慧监控等,以确保进出口食品的安全。蔺婧副关长透露,在1至8月期间,天津海关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510批次,总重量达到了2794.67吨。这些不合格产品主要涉及水产品、肉类、啤酒饮料、糕点饼干、乳制品等多个类别。对于这些不合格产品,天津海关已经依法进行了退运或销毁处理,确保了市场上的食品安全。 在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方面,天津海关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今年以来,天津海关在冻品单票审单时间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将耗时从15分钟缩短到了5分钟,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同时,天津海关还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成功承接了全国首票巴基斯坦进口熟制牛肉、全国首票尼加拉瓜进口牛肉和全国首票洪都拉斯白虾在天津的通关,这不仅扩大了进口食品的来源,也丰富了市民的餐桌选择。 此外,天津海关还致力于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结构,加大了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的推荐力度。通过这些努力,天津海关助推了辖区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扩大。据蔺婧副关长介绍,今年1至8月,出口食品总值同比增长了9.31%,这一成绩充分体现了天津海关在促进食品产业出口方面的积极作用。 总之,天津海关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食品产业发展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为天津口岸乃至全国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已开通9条主线35条支线

中国经济报导: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的最新消息得知,为了更好地满足进出京通勤人员的乘车需求,北京市计划从10月12日起开通一条新的通勤定制快巴线路,这条线路将从六里桥出发,终点到达天津海教园。这一举措旨在为京津冀地区的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勤服务,进一步打造“一小时环京通勤圈”。 截至目前,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网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开通了包括燕郊、固安、廊坊、武清等在内的9条主线和35条支线,为京津冀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出行选择,极大地提升了通勤效率和生活品质。 在开通新的通勤定制快巴线路之前,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天津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踏勘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了天津海教园地区通勤人员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了站点,旨在解决该地区居民进出京的通勤难题。 具体到这条新的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北京地区的始发站为六里桥,沿途设置了分钟寺地铁站、十里河地铁站等站点,共计3个站点。这些站点不仅方便了沿线居民的出行,也与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了无缝衔接,提高了线路的便捷性。 而在天津地区,这条通勤定制快巴线路的始发站为海教园,沿途设置了雅馨路、吉明路、仁恒滨河湾、鲁能泰山A区、雅言路天桥等6个站点。这些站点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天津海教园地区居民的出行习惯和需求,确保了线路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随着这条新线路的开通,京津冀地区的通勤网络将更加完善,居民们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这不仅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提高通勤效率,还有助于促进京津冀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未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将继续加强与天津市等周边地区的合作,不断完善通勤定制快巴网络,为更多居民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

耐克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8月31日)实现营收116亿美元

中国经济报导:今日,全球运动品牌巨头耐克集团公布了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业绩报告。在报告期内,耐克集团的总营收达到了11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净收入为11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8%。尽管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但耐克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马修·弗兰德(Matthew Friend)在发布会上依旧表现出信心满满的态度。 弗兰德表示,第一季度的业绩基本符合公司的预期。他强调,尽管面临挑战,但公司正在经历一个规模庞大的复兴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他提到:“这种规模的卷土重来需要时间,但我们看到了早期的胜利——从关键运动的势头到加快我们的创新和创新步伐。”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耐克集团面临着消费市场低迷和新兴品牌竞争的双重挑战。在报告期内,耐克集团旗下的两大品牌收入均出现了同比下降。具体来看,耐克品牌收入为111亿美元,而匡威品牌收入为5亿美元。 从销售渠道来看,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收下降了13%,达到了47亿美元;而批发销售额下降了8%,降至64亿美元。这种下降趋势表明,消费者对于耐克产品的需求有所减弱,同时也反映了零售渠道的竞争压力。 地区分布方面,耐克品牌的营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下滑尤为严重。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地区的营收从36亿美元下降至31亿美元,降幅达到了13%。北美市场的情况也类似,营收从54亿美元下降至48亿美元,降幅为11%。 然而,在大中华区,耐克品牌的营收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一季度,大中华区的营收达到了近17亿美元,降幅仅为4%。这一表现显示出耐克在中国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 总体而言,尽管耐克集团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面临了诸多挑战,但公司管理层对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和优化产品组合,耐克集团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实现长期的稳健增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耐克集团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江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经济报导:北起连云港,穿越盐城,南至南通,这条蜿蜒的海岸带正成为江苏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期,随着《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实施已满一年,2024年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海洋产业专场活动在盐城成功举办,吸引了众多科研单位和涉海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加速开启蓝色新动能,推动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 江苏海域面积广阔,达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954公里,沿海滩涂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独特的海洋资源禀赋。据《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江苏海洋生产总值达到9606.9亿元,同比增长6.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对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8%。 在海上风电领域,江苏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位居全省第一;海洋渔业产值规模达到360亿元,约占全省的40%;海水养殖面积、海洋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江苏海洋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 南通,这座滨江临海的美丽城市,位于沿海和长江经济带的“T形”交汇点,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去年,南通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近2500亿元,同比增长7.4%,海洋经济规模约占全省沿海地区的二分之一。据悉,上半年南通新签约并注册的超5亿元海洋产业重大项目达到45个,今年还将新开工7个百亿级涉海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盐城,这座因海而兴的城市,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广的海域面积、最多的滩涂湿地和最丰富的海洋资源。盐城正致力于培育发展海工装备、海洋船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渔业等九大海洋产业,去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20%。盐城正积极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建设海上“能源岛”和远海“风光”综合利用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收入2000亿元、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 江苏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在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如何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江苏海洋资源的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海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华能海门电厂的“基于熔盐储热的调频调峰安全供热综合提升示范项目”的投运,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我国能源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在华能海门电厂隆重上演。华能集团首台(套)“基于熔盐储热的调频调峰安全供热综合提升示范项目”在这里顺利投运,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在能源技术创新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是全国首例熔盐储热耦合百万机组、四机联调汽水电控调频调峰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 这一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更是在兆瓦级6千伏高电压直驱熔盐电热装备创新,以及多电压等级熔盐电热设备综合利用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国首次实现了国内熔盐成套装备控制(华能睿渥)的全国产化运行,为我国能源装备制造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该项目采用的熔盐电加热功率高达60兆瓦,储能容量达到120兆瓦时,额定产汽量可达90吨/小时。通过利用熔盐大规模储热技术,实现了机组的安全灵活运行、深度调频调峰以及高效经济的对外供热。这一技术的应用,填补了南网区域电热熔盐辅助煤电调峰、调频、供热保障的技术空白,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清洁能源的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投运后,将有效响应电网调峰、快速调频及工业供汽的要求,对实现熔盐多场景耦合工程应用、灵活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以下是该项目的一些亮点: 技术创新: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熔盐储热技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稳定供应,为我国能源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全可靠:通过熔盐储热,机组能够实现安全灵活的运行,有效降低了电网调峰和调频的风险。 经济高效:项目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实现了高效经济的对外供热,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示范效应:该项目的成功投运,为我国熔盐储热技术在电力、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示范,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环保节能:项目采用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海洋牧场的发展将更加迅速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随着全国各地伏季休渔期的陆续结束,我国的海鲜市场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千帆竞发,渔船穿梭于蓝色海洋之上。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上,不仅有勇敢搏击风浪的远洋渔船,还有中国联通智慧耕海和智慧航道的数智守护,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海洋画卷。 5G技术的“入海”,为“蓝色粮仓”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距离青岛55海里外的千里岩岛海域,青岛联通船载5G立体海洋牧场观测网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串串信号通过观测网稳定地向后方传送,渔业专家们通过大屏幕实时观察着海洋牧场里成群的鱼儿,关注着风速、水质、鱼量等参数,为海洋牧场的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现代海洋牧场是渔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然而,由于距离陆地较远,海洋牧场周边海域网络严重制约着其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步伐。2024年1月,青岛联通通过打造5G立体海洋牧场观测网,使传统海洋牧场所无法实现的“可视、可测、可控、可预警”成为了可能。项目负责人、青年博士迟科勋介绍,5G立体海洋牧场观测网是结合联通自研的超远覆盖技术(纵深可达100公里)制定航道专项超远覆盖方案,在岛屿、风电等固定平台增设5G基站,并在此基础上推进5G和卫星通信共生互补,实现‘空天地’一体化覆盖,为加速海洋领域的数字经济发展助力。 青岛联通利用物联网、5G技术实现对海洋牧场内各种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通过对水质、气象、鱼类生长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养殖企业提供科学的建议,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同时,通过对海洋生态数据的分析,中国联通可以预测未来的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为海洋牧场的发展、规模和布局提供参考,成为渔业养殖、安全管控向智慧化、信息化转型的生动佐证。 在“蓝色”经济新赛道上,中国联通不断创造新价值。成功打造了湛江5G深远海网箱智慧养殖标杆项目。该项目借助深海物联网、卫星遥感等创新技术,联合湛江湾实验室成功研发了5G无人驾驶自动投料船,并建设深海大数据、全球物流、线上VR展示等子系统。将深海网箱养殖现场视频,养殖环境得盐度、溶氧度、PH值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远程实时回传,实现深海网箱智能化养殖。

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