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中国经济报导

中国经济报导: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节日氛围浓厚旅游市场火爆

中国经济报导: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沉浸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从沿海城市到内陆地区,节日的喜庆气息无处不在。各大城市纷纷推出了特色夜游项目,如灯光秀、烟花表演、音乐喷泉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 同时,文艺惠民演出也成为了节日的亮点,各类戏剧、舞蹈、音乐会等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让人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长假里,主题活动更是层出不穷,既有传统的庙会、花市,也有现代的科技展览、亲子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假日生活,也促进了消费,为市场注入了活力。多样玩法的假日“活力图景”在全国各地上演,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各大旅游平台的成绩单也印证了国庆长假的火爆。据携程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期间,酒店和民宿的日均订单量同比增长显著,旅游市场的复苏态势明显。携程旅游事业群CEO孙洁表示,长假期间,国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酒店预订量增长尤为明显。 飞猪发布的《2024国庆假期出游快报》也显示,出境游在去年强劲反弹的基础上继续高增长。预订量同比劲增超过50%,其中,亚洲、欧洲、北美等热门出境游目的地的预订量均有大幅提升。报告指出,国际酒店预订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的约120%,显示出国际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势头。 具体来看,出境游的目的地选择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热门国家,一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例如,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以及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都成为了国庆长假期间的热门选择。 此外,国内游方面,长线游和短线游均呈现出增长态势。长线游方面,西部地区如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旅游热度持续上升;短线游方面,周边游、城市周边游等成为热门选择,人们更倾向于在假期中体验轻松愉快的休闲时光。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互换便利政策,是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的重要实践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了首期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互换便利,旨在进一步支持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公告,此次创设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旨在为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这些机构可以通过将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此举不仅丰富了金融机构的融资手段,也为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 首期操作规模达到5000亿元,这一规模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根据市场情况和政策需要,未来互换便利的操作规模将视情进一步扩大,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即日起,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开始申报参与互换便利。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首个专门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正式落地。据观察,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知名金融机构已经出现在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名单中,这表明这些机构将成为首批受益于互换便利的金融机构。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这一政策表示,互换便利的创设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它涉及多个基础设施,交易要素复杂,技术含量高,对政策协同性和工作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这也意味着我国在资本市场支持方面的政策工具更加丰富和完善。 互换便利的落地,被视为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业内人士认为,互换便利作为一种长期制度性安排,将有助于有效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 此外,互换便利的推出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根据央行公告,首期操作规模为5000亿元,这些资金将专门用于投资股票市场,从而为股市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中国经济报导: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出台,将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报导:10月8日,一场备受关注的发布会如期举行,会上释放了诸多关于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信息。面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政府推出了一揽子增量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举措,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以下是这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主要内容: 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通过优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进一步扩大内需:为了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促进消费、扩大投资、优化消费环境等,以刺激内需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加大助企帮扶力度:针对当前一些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政府将加大帮扶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减税降费、优化融资环境等方式,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针对房地产市场波动,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稳定土地供应、优化信贷政策、加强市场监管等,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政府将采取措施,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和吸引力,包括加强投资者保护、完善退市机制、推动注册制改革等,以增强资本市场的功能。 在之前的政策配方中,我国主要依靠“货币+房地产”的组合来推动经济增长。然而,在8日的发布会上,政府重点阐释了“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全貌,并明确指出要打通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力争在年内见到更多实效。 稳经济的关键在于稳企业。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政府将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坚决治理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政府将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并在必要时进行督查,以确保企业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对企业合规经营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经济报导: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中国经济报导: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近日共同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揭示了我国科技投入的最新动态。根据公报数据,2023年,我国在研究与试验发展(R&D)领域的经费投入总量达到了33357.1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增长了8.4%,显示出我国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趋势。 回顾历史,我国R&D经费总量的增长轨迹令人瞩目。自2012年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以来,我国R&D经费投入逐年攀升。2019年,这一数字成功突破2万亿,而到了2022年,更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达到了3万亿。目前,我国的R&D经费总量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坚定决心和显著进步。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在解读公报时指出,R&D经费投入的持续加大,为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投入强度的角度来看,2023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即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达到了2.65%,较上年提高了0.09个百分点。这一提升幅度超过了“十三五”以来年均0.02个百分点的增长水平,显示出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 在R&D经费的具体分配上,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为2259.1亿元、3661.5亿元和2743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1.6%、5.1%和8.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其增速比R&D经费整体增速高出3.2个百分点,显示出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研究经费在R&D经费中的比重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即6.77%。这一比重的大幅提升,意味着我国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加强。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为未来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的数据表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增长,投入强度不断提升,基础研究经费占比显著提高。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动力,也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报导: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圆满落幕

中国经济报导: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近日圆满落幕,经过严格评审,共有14个最佳实践项目和24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受到了表彰。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城市更新的各个类型,还展现了北京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六大特色亮点,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一、规划引领,落实空间圈层功能定位在北京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区特别强调老城保护与复兴,东城区钟鼓楼片区保护更新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不仅推进了公共空间环境的整治提升,还对第五立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同时,文物修复和利用也得到了高度重视。此外,北京站及周边地区一体化提升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拆违治乱、优化交通组织以及恢复站区历史风貌,使得首都的“迎宾门”风采得以重现,成为展示北京城市魅力的新名片。 二、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历史街区,以及引入现代设计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既保留了历史文脉,又提升了城市品质。 三、疏解与腾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注重疏解和腾退空间再利用。丰台区原大红门服装商贸城改建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原大康国际鞋城改造为高端商务楼宇京印国际中心,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为南中轴及北京南站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四、绿色发展,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北京注重绿色发展,通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注重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五、智慧城市,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城市更新项目积极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如,在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运用智慧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六、民生为本,关注居民生活品质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北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在城市更新中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经济报导:明年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两重”项目

中国经济报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10月8日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政府决定在本月底之前,提前下达明年的“两重”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 具体而言,明年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两重”项目,即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同时还将安排1000亿元资金作为中央预算内投资,以保障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 据悉,此次提前下达的“两重”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环保等领域,以提升我国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的投资。 四是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五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对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同时,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此次提前下达明年“两重”项目清单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中国经济报导:险资配置信托计划的规模已经连续三年呈现缩减态势

中国经济报导:近年来,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的规模呈现持续下滑的趋势。根据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最新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3年末,具有可比数据的185家保险机构配置信托计划规模约为1.20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5.43%。 这一数据表明,险资配置信托计划的规模已经连续三年呈现缩减态势,与2020年的峰值相比,减少了约4500亿元。 从资产占比的角度来看,2023年末,185家保险机构涉及保险资金投资规模达到25.53万亿元,其中信托计划占比约为4.72%,较2022年末下降了0.78个百分点。 具体到不同类型的保险机构,大型(投资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至5000亿元之间)、中型(投资资产规模在100亿元至1000亿元之间)人身险公司以及中型财险公司在信托计划配置比例上相对较高,2023年末这几类机构配置信托计划的比例均在7%左右。 根据《报告》的统计,险资在2023年的投资规模减少不仅体现在信托计划上,还包括组合类产品(股票及混合类)、银行存款、股权投资等方面。 与此同时,险资投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是利率债、公募基金(股票及混合型)、投资性房地产。其中,配置利率债规模增至8.3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8.45%。 在险资投资资产中,债权计划已成为第一大类非标固收投资品种。 数据显示,2023年末,185家保险机构对债权计划的投资规模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8.37%,债权计划在险资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为5.40%。 对于险资投资信托规模减小这一现象,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融资类信托额度压降,导致信托产品供给减少,符合险资风控要求的优质项目更加稀缺;另一方面,近年来地产信托频繁出现违约,使得保险投资信托更加谨慎。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机构在配置信托计划时更加注重风险控制,以保障资金安全。

中国经济报导: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上均取得显著进展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传来好消息,失业保险制度在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上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为广大失业人员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同时促进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截至9月末,我国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已经达到了2.45亿人,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失业保险制度的普及和深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推动失业保险向职业劳动者广泛覆盖,确保更多劳动者能够享受到这一社会保障政策。 在保障水平方面,失业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为了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和扩大受益范围。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730万名失业人员领取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共计729亿元,同比增加了136亿元。 这一增长数据表明,失业保险金在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达到了1814元,这一数字较2012年提高了超过一倍,显示出我国在提高失业人员生活水平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在基金管理方面,2023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入达到了1807亿元,基金支出为1485亿元。到了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到了3213亿元,这一结余水平为失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具体来看,失业保险基金的结余情况如下: 基金收入:2023年,失业保险基金的收入为1807亿元,这一收入主要来源于失业保险费的征收、财政补贴以及基金投资收益等。 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主要用于支付失业保险金、失业人员医疗补助、职业培训补贴等,以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或改善生活条件。 基金结余: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213亿元,这一结余水平高于往年,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储备。

中国经济报导:在多重有利条件的支持下,我国经济有望在四季度乃至明年实现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国庆节期间,港股市场的持续上涨以及美股等境外市场中国资产的“飘红”,无疑引发了全球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势头,也体现了国际市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在国庆节前,我国货币金融政策接连出台,形成了一整套“组合拳”,旨在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稳定了金融市场,使得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得到了大幅提升。 随着四季度的到来,广大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估值修复和股市稳中求进的态势充满期待。市场普遍认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四季度乃至明年的宏观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变化、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等多重进程的叠加期。在这一过程中,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内结构性矛盾等。然而,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首先,我国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其次,我国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随着多方面利好政策的相继落地,四季度乃至明年的宏观经济将持续回升向好。具体来看,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财政政策: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货币政策: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产业政策:政府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外开放:我国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报导:10月6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亿人次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微博发布的最新消息,在国庆节假期的第六天,即10月6日,全社会的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到27876.37万人次。这一数字较前一日环比下降了1%,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与2019年同期相比,更是实现了24.8%的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不同交通方式的客运量情况如下: 铁路客运量:在国庆假期的第六天,铁路客运量达到了1852.4万人次,较前一日环比增长了3.6%。这一增长表明,铁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在长假期间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吸引力。与2023年同期相比,铁路客运量增长了8.6%,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6.6%,显示出铁路客运量的稳步提升。 公路人员流动量:公路人员流动量达到了25670万人次,较前一日环比下降了1.2%。尽管有所下降,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1%,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5.1%。 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达到了21836万人次,环比下降了2.5%,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8.5%。 这表明自驾游在国庆长假期间依然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另一方面,公路营业性客运量达到了3834万人次,环比增长了7.1%,比2023年同期增长8.7%,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3.2%,显示出传统公路客运市场的竞争压力。 水路客运量:水路客运量在国庆假期的第六天为118.24万人次,较前一日环比下降了25.1%。这一下降趋势与2023年同期相比更为明显,下降了23.3%,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4.2%。这可能反映了水路客运在长假期间的吸引力有所减弱,或者是因为其他交通方式的竞争加剧。 民航客运量:民航客运量在国庆假期的第六天达到了235.73万人次,较前一日环比增长了1.8%。与2023年同期相比,民航客运量增长了9.6%,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1.2%。这表明民航在长假期间的出行需求依然旺盛,航空运输业在国庆长假期间的表现依然强劲。

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