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中国经济报导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始终秉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高水平开放为引擎,推动深层次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经贸关系,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货物贸易方面,中国的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领导地位。 在吸引外资方面,2023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了1633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保持了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的地位,而且显示出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潜力。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到了1772.9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1.4%,连续12年位居全球前三。这些对外投资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也为东道国带来了就业机会、技术转移和经济发展。 中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体现在货物贸易和外资流入方面,还包括服务贸易、金融开放、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中国通过降低关税、简化贸易流程、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措施,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倡导自由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经济报导:推动现代产业发展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国经济报导: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了就业工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这里的“充分”不仅仅是指就业机会数量的增加,更强调的是通过创新和努力,创造更多适合各类劳动者的就业岗位,以及扩大就业的整体容量。而“高质量”则是指就业质量的提升,包括提高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也正在蓄势待发。在这些充满活力的领域中,新职业不断涌现,为市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技术进步也在不断更新传统工作岗位,促使企业用工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就业选择。 推动现代产业发展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极大释放经济活力,还能够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至关重要: 政策引导与支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新兴产业的成长,同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适应新兴产业的需求。 创业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激发市场活力。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享有公平待遇,减少就业风险。 就业服务与指导: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为劳动者提供职业规划、就业信息、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从而有效解决当前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也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报导: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健康、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在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了4.6%,显示出我国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同时,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了0.4%,同比上涨了0.6%,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在进出口方面,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4.8%,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显示出我国外贸市场的强劲活力。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持续好转,大宗农产品下游需求和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国产大豆价格有望企稳并有所回升。市场销售规模持续扩张,延续恢复态势。 在1-8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3.4%,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8.9%,消费者信心逐步回升。 餐饮和食品行业也呈现出复苏态势。8月份,餐饮收入增长3.3%,比7月份快了0.3个百分点,由此带来原材料需求增加。 大豆及其制品作为烹饪行业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组成,其市场需求随之上升,进一步利好国产大豆价格。 随着国庆假期的到来,居民出行和食品消费需求进一步激发,将带动大豆及其制品的需求增长。此外,猪价格企稳回升,养殖效益好转。 在一系列政策调控、市场供需关系的逐步平衡以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下,2024年生猪行业迎来了周期向上拐点,生猪价格企稳回升,养殖效益随之好转,为行业注入活力与希望。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计调查监测数据,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从2024年3月第1周的14.52元/千克增长到9月第2周的20.05元/千克,涨幅达到了38.09%。 生猪养殖利润也从79.95元/头恢复增长到554.40元/头,显示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国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经济报导: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达114.4点

中国经济报导:在10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京东集团共同发布了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电商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达到了114.4点,这一指数较8月份的114.2点回升了0.2点,显示出电商物流行业在经历了短暂的波动后,再次迎来了稳步上升的态势。 针对这一数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分析师吴江表示,随着开学季和中秋节的到来,消费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活力,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网购活动的活跃度也随之提升,这直接推动了9月份电商物流指数的环比增长,涨幅达到了0.2点,这一涨幅与市场预期保持一致,显示出电商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态势。 具体分析电商物流业务量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9月份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31.2点,较8月份的130.5点提高了0.7点。这一增长表明,电商物流行业在整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地区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均有所上升,其中东北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升幅达到了0.9个点,显示出东北地区电商物流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在农村电商物流方面,9月份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9.4点,较8月份的128.9点回升了0.5点。这一回升意味着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正在逐渐走出低谷,止跌回升的趋势明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电商政策的支持,农村电商物流市场正逐渐成为电商物流行业的新增长点。 此外,吴江分析师还指出,电商物流指数的回升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首先,电商平台不断优化物流配送体系,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其次,随着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提高,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也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最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是电商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9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的回升,不仅反映了电商物流行业的整体向好趋势,也预示着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活跃和农村电商市场的逐步崛起,电商物流行业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报导:截至10月9日,全国各地共计发行1007只新增专项债券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Wind资讯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9日,全国各地共计发行了1007只新增专项债券,这些债券的发行规模累计达到了约36160亿元人民币。 这一规模已经接近全年专项债券发行限额的92.7%,显示出我国地方政府在积极利用专项债券政策,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从发行趋势来看,自8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发行规模显著放量。 具体到9月份,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达到了约10279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成功突破了万亿元的大关,创下了年内单月发行量的新高。 这一成绩不仅表明了地方政府对专项债券政策的重视,也反映了市场对地方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的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也相当可观,达到了约7965亿元人民币,位居年内单月发行量的第二位。 这一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自8月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发行专项债券方面的积极态度和高效运作。 随着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资金正被投入到各个领域的重大项目中,包括但不限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医疗、文化等多个方面。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地方基础设施水平,还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经济结构。 此外,专项债券的发行也对于稳定经济增长、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促进社会投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专项债券的发行成为地方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之一。 综上所述,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规模在持续增长,这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态度,也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 随着专项债券发行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资金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跨境电商作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经济报导:跨境电商作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兴业态,近年来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0.5%,这一增速远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的4.4个百分点,充分展现了跨境电商在我国外贸中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时预测,2024年全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有望突破2.95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预测结果进一步印证了跨境电商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在2024全球跨境电商年会(珠海-横琴)上,与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更是我国制造产业链在新技术模式下焕发出更强生命力的体现。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我国跨境电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支持。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表示,海关总署正在积极研究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这一模式将有助于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此外,海关总署还将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和企业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的便利化水平,海关总署还将不断优化完善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功能,简化流程、优化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和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需求。 商务部也表示,将继续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政策,提升监管便利化水平。同时,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推动跨境电商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并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我国政府正积极应对,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旨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并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不仅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也展现了我国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战略定力。 我国稳经济政策正朝着“稳健有效”的方向持续发力。这种稳健有效的政策导向,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全面性和针对性。这些政策涵盖了财政、金融、消费、投资、资本市场等多个领域,通过精准施策,有的放矢,不仅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为各方注入了信心和底气。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加快实施,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政策正在早落地、早见效。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近日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释放出了一系列多重利好消息。 首先,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这一举措旨在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从而减轻实体经济的融资压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引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一措施有助于减轻居民家庭的财务负担,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刺激内需增长。再者,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一政策旨在引导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股市和债市,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支持,同时也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这些政策的出台,释放出了金融支持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这不仅是对国内外投资者信心的一种提振,也是对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一种积极贡献。通过这些增量政策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经济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国政府推出的这一揽子增量政策,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积极响应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经济报导: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旨在推动北京市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该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即通过三年的努力,使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京津冀地区,并向全国辐射,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行动方案中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建设创新平台:北京市将建设一批低空经济领域的国家级、市级创新平台,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攻克关键技术:针对低空经济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北京市将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包括低空安全技术等。 监管运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空天地协同的监管运行技术支撑体系,确保低空经济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成飞行管控服务平台、检测实验室、中试基地、起降场等设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持。 应用场景拓展:围绕应急管理、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生态安全、特色文旅等领域,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 具体到实施策略,北京市将重点扩大以下应用领域: 航空应急救援:加快推进房山通用航空装备应急救援创新应用试点,打造城市航空应急救援运行基地,提高城市应急响应能力。 航空物流配送:在延庆、平谷、密云、房山等有条件的区推动常态化低空物流配送应用,并逐步拓展到京津冀重点地区,提升区域物流效率。 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的低空客运航线,挖掘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城际空中通勤应用,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特色文旅:结合北京市丰富的旅游资源,探索低空旅游的新模式,如空中观光、空中游览等,打造特色文旅产品。 通过这些措施,北京市旨在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北京市的产业竞争力,也将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中国经济报导:财政部计划进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六期)的首次续发行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最新消息,财政部计划进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六期)的首次续发行,此次发行的国债期限为30年,属于固定利率附息债券。 本次续发行的国债将以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的形式进行,竞争性招标的面值总额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招标将不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以确保招标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此次续发行的国债票面利率将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保持一致,为2.19%。这一利率水平反映了当前的市场利率状况,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收益预期。国债的起息日和兑付安排将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保持一致,即自2024年9月25日开始计息。 国债的利息支付将采用半年付息的方式,具体支付日期为每年的3月25日和9月25日。如果遇到节假日,支付日期将相应顺延。这意味着投资者将能够定期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 国债的本金偿还和最后一次利息支付将在2054年9月25日进行,届时国债将到期。这一长期限的设计旨在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同时也为政府提供了长期资金支持。 本次续发行国债的招标工作将在招标结束之后,即10月14日之前进行分销。分销完成后,从10月16日起,这些国债将与之前发行的同期国债合并上市交易,便于投资者进行买卖和交易。 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续发行,不仅是对我国国债市场的补充,也是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有力支持。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政府可以筹集到长期资金,用于支持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于投资者而言,超长期国债的续发行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固定利率附息债的特点使得投资者能够预期到稳定的现金流,而长期国债的到期时间则提供了长期投资的价值。随着国债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来配置自己的资产,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中国经济报导:我国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中国经济报导:今年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这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7月份,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将设备更新的支持范围扩大至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进一步加大了对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为节能降碳行动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我国,作为制造大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许多种类的机器设备保有量也位居全球之首。据有关机构测算,目前我国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随着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先进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在工业、建筑、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推动锅炉、电机、汽轮机、变压器、换热器、泵、压缩机、照明等高耗能高排放设备的更新改造,不仅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民众享受更优质的生活,同时将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对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推动“两新”工作,即以新技术、新业态为引领,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将有力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据初步测算,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用能设备更新项目超过50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00亿元。这些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形成节能量约3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00万吨。这将有效推动一批用能设备的更新升级,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推动产业迈向绿色化,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传统产业作为我国工业的基本盘,用能企业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节能增效的空间巨大。推动传统产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关键在于适应绿色低碳的内在要求,通过高耗能高排放设备的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引导传统产业加快节能降碳、转型升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还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加大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节能降碳改造市场秩序,确保改造项目质量。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建立健全节能降碳改造项目评估体系,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节能降碳技术,提升我国节能降碳水平。 总之,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我国正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也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