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Enter" to skip to content

中国经济报导

中国经济报导:天津市智能建造产业联盟正式揭牌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天津市智能建造产业联盟的成立大会在天津成功举办,标志着天津市在智能建造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热烈的气氛中,天津市智能建造产业联盟正式揭牌,宣告了这一联盟的正式成立。 此次成立大会的召开,旨在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搭建一个协同创新的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建筑行业的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大会吸引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领域的300余位代表参加,共同探讨智能建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天津市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将发展智能建造作为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举措。天津市积极探索不同类型的智能建造经验模式,旨在为全国智能建造的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 在智能建造的发展过程中,天津加快了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天津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天津市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企业,为智能建造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天津市智能建造产业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技术创新:联盟将致力于推动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机器人施工、智能监控等,以提升建筑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产业协同:通过联盟的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智能建造产业链的完善。 绿色发展:联盟将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化转型,通过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绿色施工技术等,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和污染。 人才培养:联盟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具备智能建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智能建造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天津市智能建造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是对天津市智能建造发展的一次重要推动,也是对全国智能建造行业的一次积极探索。

中国经济报导:通过大规模的设备更新行动,我国制造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报导:我国作为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其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比重高达30%左右,许多种类的机器设备和生产线的保有量更是位居全球首位。 根据相关机构的测算,目前我国全社会的设备存量资产净值已经达到了约40万亿元人民币。随着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对于各类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下,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加快实施设备更新行动,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措施。 其中,专门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经分两批全部到位,并安排到具体的项目中。 初步的测算数据显示,今年通过国债资金的支持,将有超过4600个设备更新项目得到实施,这些项目的总投资额接近8000亿元。 这些项目的实施预计将带动各类设备更新超过200万台(套),这不仅能够提升我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还能够促进节能减排。 此外,这些设备更新项目预计每年能够形成约25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量,这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样的设备更新,我国制造业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具体来看,这些设备更新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能源行业的节能减排,通过更新高能耗设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高新技术产业的设备升级,通过引进和研发高端设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如交通、通信、水利等领域的设备更新,提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中国经济报导:中国人民银行明确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措施

中国经济报导:在当前房贷利率高位运行的背景下,那些在高位“站岗”的购房者终于迎来了政策的“大礼包”。随着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政策的正式落地,这些购房者的负担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他们的存量房贷利率将逐渐与新购房者的房贷利率水平接轨。这一利好消息在9月29日晚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的确认。 中国人民银行在当晚发布公告,明确了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完善措施。此举旨在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同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发布了《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对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具体时间、适用房贷类型、下调幅度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倡议》中明确提出,各商业银行原则上应在10月31日前统一对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进行批量调整。对于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基础上加点幅度高于-30BP(基点)的存量房贷,要求将其加点幅度调整为不低于-30BP,同时,调整后的加点幅度也不得低于所在城市目前执行的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如有)。 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广大购房者将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9月29日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主要商业银行纷纷发布了关于调整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公告,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公告中提到,该行正在有序推进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工作,并计划于10月12日公布具体的操作指引及相关事宜。根据公告,中国工商银行将于10月31日前完成存量房贷利率的批量调整工作,确保政策红利及时惠及广大购房者。 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无疑将有效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决心,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于广大购房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也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承受较高房贷利率的购房者的一种补偿。

中国经济报导:力争在2027年之前,实现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一项重要文件,旨在推动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钢铁行业主体设备的三大改造,即大型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并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 具体目标是在2027年之前,实现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的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同时,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要达到80%。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针对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27个重点行业,以及工业软件、工业网络、绿色节能设备和安全应急装备等四个重点领域,提出了设备更新目标和重点方向。 在钢铁行业方面,该指南明确指出,钢铁行业将以铁矿采选升级改造、减污降碳改造、数字化转型改造、工艺装备升级改造、工业操作系统升级改造、工业软件升级改造等六方面作为重点方向。 首先,在铁矿采选升级改造方面,将加大对先进采矿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 其次,在减污降碳改造方面,将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碳排放。 再次,在数字化转型改造方面,将开展先进成熟的数字化应用改造,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推动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并推广优秀应用场景。同时,支持建设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在工艺装备升级改造方面,将加快淘汰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工艺和设备,推动洁净钢冶炼等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同时,推进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这一文件,为我国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通过实施这些改造,我国钢铁行业将实现绿色、高效、智能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报导: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我国新能源发电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经济报导: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以期实现能源结构的深度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澎湃新闻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取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涵盖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多个领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7亿千瓦,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总发电装机比重已经超过了40%,达到了40.7%,这一比例的提升,无疑为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的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杨昆表示,8月份,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达到了40%,这一数字同比增加了534亿千瓦时,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三分之二。这一数据充分说明,随着电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越来越多的电力消费需求正在由非化石能源发电来满足,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还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累计增长了78.5%,装机比重也持续提升,从2020年底的44.8%提高至2024年8月底的56.2%。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我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国能源电力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的重要进展。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不断深化,其核心在于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和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支撑了新能源发电的高效稳定消纳,还进一步提升了电能的“绿色”属性。例如,通过智能调度和储能技术的应用,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得到了有效控制,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还推动了电力市场的改革,促进了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新能源发电的成本逐渐降低,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经济报导:至8月份,我国软件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中国经济报导: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消息,截至2024年10月4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了2024年1月至8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详细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在过去的八个月里,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均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 首先,软件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报告指出,在2024年1月至8月份期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85492亿元,同比增长了11.2%,这一增速与前7个月持平,显示出我国软件业持续稳健的发展势头。 其次,尽管利润总额增长有所放缓,但整体仍保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前8个月,我国软件业利润总额为10226亿元,同比增长了9.8%,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此外,软件业务出口增速持续向好。报告显示,在2024年1月至8月份期间,我国软件业务出口达到了362.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这一增速表明我国软件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软件产品收入方面,报告显示,前8个月,软件产品收入为19115亿元,同比增长了8.2%,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22.4%。其中,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为1811亿元,同比增长了8.2%;基础软件产品收入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了11.6%,显示出我国软件产品在细分领域的持续增长。 在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方面,报告显示,前8个月,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达到了57790亿元,同比增长了12.5%,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7.6%。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8834亿元,同比增长了11.8%,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比重为15.3%;集成电路设计收入为2393亿元,同比增长了13.8%;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为7803亿元,同比增长了9.3%,显示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快速发展。 然而,信息安全收入增长持续放缓。报告显示,前8个月,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为1273亿元,同比增长了7.0%,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 最后,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报告显示,前8个月,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为7314亿元,同比增长了9.7%,这一增速表明我国嵌入式系统软件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获批

中国经济报导: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过深入研究与审慎评估,正式发布了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在这份名单中,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标志着我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此前联合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广州被定位为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此次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获得批复,不仅是对广州物流发展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广州未来物流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 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作为国家物流网络的骨干节点之一,承担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核心物流支点的重任。它不仅具备加快要素集聚和资源中转的带动作用,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批复,广州的整体枢纽布局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不仅有助于广州在物流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为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据悉,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将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通网络,高效对接生产端与消费端,充分发挥广州枢纽的规模经济优势。广州将通过这一枢纽,打造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物流门户枢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性核心物流支点,以及广州枢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将推动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它将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制造业企业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同时,它也将为广州乃至全国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总之,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批复,是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为广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为我国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经济报导:山西交控集团第二届服务区“三晋名优特产展销节”在全省10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盛大开幕

中国经济报导:在金秋九月的一个周末,山西交控集团第二届服务区“三晋名优特产展销节”在全省101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盛大开幕。此次展销节汇聚了山西汾酒、平遥牛肉、闻喜煮饼等400余类三晋名优特产,为来自四面八方的司乘人员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展销节现场,各式各样的三晋名优特产琳琅满目,香气四溢。山西汾酒的醇厚、平遥牛肉的鲜美、闻喜煮饼的香脆,都让过往的旅客们流连忘返。他们不仅可以在服务区品鉴到地道的山西味道,还可以现场采购心仪的三晋特产,感受三晋大地的独特魅力。 作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平台载体和助力山西农特产品走向全国的重要窗口,此次展销节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旅客驻足购买。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欢声笑语不断。 此次展销节从9月30日开始,持续至10月8日,为期9天。活动期间,不仅推出了满减、加油折扣、赠送太行灵泉山泉水等促销活动,还将在交控集团公司“晋e行”“晋行晋驿”“交投优选”等线上商城同步开展,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便捷地购买到心仪的三晋特产。 在展销节期间,高速公路服务区不仅成为农特产品的展销平台,更化身为传播山西文化的独特阵地。与景点古建联动的“打卡集章”活动吸引了众多“天命人”热情参与,他们纷纷在各个服务区留下足迹,记录下这段难忘的旅程。 活动现场,秧歌、晋剧等特色民俗表演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当地艺人现场表演皮影戏、剪纸、画泥塑、捏面人等民间技艺,让旅客们近距离感受山西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大司乘人员在各个服务区“沉浸式”地感受三晋大地独特的民俗风情。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品尝到地道的山西美食,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民俗表演,感受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 此次展销节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山西农特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也为传播山西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三晋名优特产将继续走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山西,感受三晋大地的魅力。

中国经济报导:前八个月,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59万亿元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海关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八个月,我国西部地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5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1%。 这一增速不仅超过了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的4.1个百分点,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领跑,显示出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强劲势头。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分析这一数据时指出,西部地区始终坚持以开放促开发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深度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些举措为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前八个月的时间里,西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速在全国范围内独占鳌头,成为推动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力量。 吕大良进一步强调,民营经济在西部地区进出口贸易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前八个月,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出口的高技术产品,如专用设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以及医疗仪器等,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这些产品的出口增长,不仅体现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表明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提升。 除了西部地区的外贸表现外,我国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贸易也各有亮点。东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前八个月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9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7%,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东部地区的出口优势明显,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产品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对全球市场的贡献显著。 东北地区虽然整体经济规模较小,但进出口贸易增长2.2%,显示出东北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努力正在逐步显现。东北地区的进出口增长,对于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部地区则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前八个月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3万亿元,月度进出口规模连续两个月超过3000亿元,这一成绩表明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中部地区的进出口增长,得益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尤其是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报导:截至二季度末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达70.6万亿元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呈现出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以及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所管理的资产管理产品总规模已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70.6万亿元。 在这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中,公募基金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规模达到了31.08万亿元。公募基金作为一种面向广大投资者的公开募集基金,其规模的增长反映了我国投资者对公募基金市场的信心和认可。 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也相当可观,达到了6.42万亿元。这些产品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个人,通过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此外,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5.98万亿元,显示出基金管理公司在私募市场中的强大竞争力。这些产品通常具有更高的风险收益特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养老金规模达到了5.27万亿元。养老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的持续增长有利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资本市场注入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产品规模为0.33万亿元,虽然规模较小,但其在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私募基金规模达到了19.69万亿元,这一数字充分体现了我国私募基金市场的繁荣。私募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资产管理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渠道,同时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 此外,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规模为1.91万亿元。ABS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工具,通过将底层资产打包成证券化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选择,同时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融资渠道。 总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在2024年二季度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资产管理产品规模持续增长,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资产管理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为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创造更多价值。

Mission News Theme by Compete Themes.